泰國RAMA 9水庫
項目名稱:RAMA 9
項目地點:泰國巴吞他尼府(Pathumthani Province,Thailand)
項目面積:4,523,200 ㎡
設計單位:TK Studio Co.,Ltd
主創設計:Tawatchai Kobkaikit
設計團隊:Matanand Sripan, Passuang Romruen, Chatsaran lattanand
設計時間:2018
設計目標
Rama 9水庫位于巴吞他尼府Khong Luang區,位于運河5和6之間。該水庫的建造始于1991年,完成于1995年。該水庫的建造由已故國王發起,希望解決當地以及曼谷周邊地區的水問題;它由柴帕塔納基金會(Chaipattana)管理,得到了皇家灌溉部門的支持。在修建水庫之前,這里是一片稻田。社區沿兩條運河存在了數十年。多年來,Rama 9水庫已成為泰國中部最大的水庫。該水庫對周圍環境具有重要價值——它可以緩解在炎熱干燥的夏季里農田的干旱問題,防止在大雨季節發生洪水,并幫助稀釋附近社區排放的廢物。
RAMA9水庫及其周邊環境之間的位置和聯系
水庫現狀
Rama 9水庫已經服務了近30年,其周圍環境也在不斷發展,因此應對水庫的使用目標進行審核,以充分發揮其潛力,使之更有效地適應周圍環境。Chaipattana基金會已要求PTT造林生態研究所對這一目標進行支持。鑒于水庫能幫附近居民更好地利用水并防止洪水泛濫,但水庫和周邊地區并未被充分開發利用,PTT造林生態研究所委托我們的工作室圍繞水庫對生態公園開發進行研究。
場地特點及分析
Rama 9水庫總面積為4523200平方米,北部水池面積有1208000平方米,南部水池面積有2276800平方米。有一圈公路圍繞水庫延伸了13公里。運河與道路之間的面積為592000平方米。此外,水庫達到最大容量時可容納多達3375萬立方米的水。水庫的平均地下水位為海平面以上2.5m。盡管南部水池的水深為20m,兩個水池的平均深度為10-15 m。 泰國的巴吞他尼府是一個低洼平原,因此大雨季節總會遭受水災。水庫的水流系統將由皇家灌溉部門運營。根據全年水位波動,該部門的專家會通過自然或機械的方式來蓄水或排水。
水庫旱季水管理系統(11月至4月)
水庫雨季水管理系統(5至9月)
水庫強雨季水管理系統(10月)
過去,為了舉辦慶祝活動,許多組織在水庫周圍種植植物。但是,由于兩個因素,這個嘗試并沒有成功。首先,在改種之前缺乏適當的土壤研究。不同地點的土壤質量各不相同,因此,應針對特定的土壤類型采用特定的種植策略。其次,對現有植物的了解不足。由于現有植物主要是水庫建設后的先鋒植物,在這片土地上更具攻擊性。如果不認真考慮種植計劃,新植物將無法在占主導地位的當地植物的壓力下生存。因此,這些因素導致數十年來沿水庫外圍的再植工作失敗。
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項目成功的可能性,我們對土壤和水進行了研究,以徹底了解場地條件。結果表明,該地區共有5種土壤類型,均呈酸性,ph值均小于7;場地水源為中性,pH 7-8.5,有利于植物的生長。在實地考察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大部分的樹木并沒有處于最佳的狀態,可以在場地引入更多種類的樹木來增加種植的多樣性。
由于水庫堤岸狹長,研究方法因地而異。水庫沒有建造任何路堤,因此Chaipattana基金會最關心的是水庫堤岸的穩定性。因此,為了確保水庫強度,在水體中進行任何工程建造都被禁止。
根據地貌和自然地理學原理,在分析階段采用了景觀分類技術,又稱景觀單位。采用該技術后,將根據以下標準對場地進行綜合分析:主要標準——現場種植的多樣性,水庫外圍的寬度,水庫河床的陡度以及水庫及其周圍的海拔;次要標準——周圍土地的使用情況,種植的密度,場地的可達性以及風力發電機,紀念碑和橋梁等現有要素。經過認真分析和研究,我們對該場地進行了全面的總結,并且將未來的生態公園分為14個具有鮮明特征的區域,并為每個區域指定了特定的種植策略。
總體規劃
A區發展建議
B1區發展建議
B2區發展建議
C區發展建議
D區發展建議
E1區發展建議
F1區發展建議
G2區發展建議
H區發展建議
I區發展建議
J區發展建議
在場地現有植物里,最常見的先鋒植物種是金合歡。自水庫建成以來,該物種已大量繁殖,并已全面適應場地,包括地下水位的波動。場地存在的植物是可以自行繁殖的物種,例如:非洲菊、印度芒、多花紫薇、雨豆、象牙欖仁、雞血藤、板栗、番瀉葉、印度楝、金鳳、金龜樹、菩提、油棕、紫檀、桃花心木、椰子、榕樹、黃梁木、決明子、孜然、糖棕、四角草、苦參、羅望子、山楂、桉樹等,他們根據植物的密度和高度歸納建立了許多景觀特征。第一個是生長過度的植被,它們很茂密,阻止人們進入水庫岸邊。第二類是種有樹木的田地,陽光可以穿透樹冠。最后一類是草坪,上面有幾棵占據了場地最大面積的樹。由于該地區的樹木和其他植被密度較小,因此人們可以輕松來到水邊。由于草,地被植物,灌木,樹木和其他植被重疊并一起生長,它有了為生態系統提供多樣化棲息地的潛力。
設計準則及概念
生態公園的總體概念是重新連接。在重新連接概念下,有兩個主要愿景:生態重新連接和娛樂重新連接。生態重新聯系具有內在價值,它是指生態公園可以為生態系統提供聯系,為野生動植物和候鳥創造多樣化的棲息地,并減輕水災問題。同時,“娛樂性重新連接”具有外在價值,為人提供與自然互動的機會,并通過娛樂活動和生態學習體驗將水庫與當地社區聯系起來。
分析圖-景觀單元劃分的主要標準和次要標準
發展概念圖
在生態公園中,根據堤岸寬度及土地類型將樹林其分為4種類型,寬度從25米到100米不等。因此,從最接近水體到內陸的四種類型分別是深沼澤、淺寬沼澤、淺沼澤與濕地樹林的混合、濕地樹林。因此,將根據水庫堤岸的現有狀況,將這四種類型的樹林進行特定組合,從而創造出14個獨特的堤岸剖面。例如,在B1區域,可以在現場識別的植物只有相思樹,大果紫檀和塔克拉克菜,但我們可以加入其他物種,例如金毛忍冬屬,紫薇等來增強淺沼澤與濕地樹林的混合區的多樣性。
除了四種樹林外,凈水系統還具有草浮墊,這是一個有趣的功能,可以軟化開放水域的邊緣并為水庫中的某些物種創造棲息地。浮墊由于各種自然原因而產生,它已成為重建人造水庫自然環境的先例。
設有浮墊的水庫岸
景觀設計規劃
生態公園正門位于場地西側,與運河5相連。由于一種本地漂浮植物的自然生長,這個區域的土地已成為到達區。它是水庫的先鋒植物,也是一種建設性的植物,可以保護土壤及水上的非水生植物,并為生態系統提供營養。這種本地植物種的實用功能,激發了我們在水庫岸邊安裝浮墊的想法。漂浮墊包含著一個專門設計的墊,其功能類似于漂浮植物,允許在水面以上進行種植。一旦浮墊沿河岸聚集成團,將有助于軟化水庫現有的線性硬質河岸線,隨著植物的持續生長及時間的推移,將為生態系統創造出更有利的河岸線。
B1區域總體規劃
在正門附近是迎客中心和研究辦公室,對游客和生態公園的工作人員進行服務。濕地學習中心和濕地學習區提供了讓公眾更多地了解自然生態的平臺。此外,人們離開學習中心后會被帶到濕地學習步道,這是一條有教育意義的戶外步道,為游客提供了接觸河岸和濕地森林的機會,了解恢復森林的重要性;并為孩子們提供了水上游戲區。在濕地學習區后面,是 樹林恢復學習中心和苗圃。除了教育活動外,在這里培育的樹苗也將被移植到生態公園的其他區域。
G2區森林步道探索
H區森林恢復工作
濕地學習步道氛圍圖
濕地學習區內的游戲區
森林小徑兩旁的教育圖標
I區為員工及公眾提供康樂場地
D區沿水庫河岸的森林步道
整個線性的生態公園的規劃和建設將分為幾個階段。 生態公園最終將覆蓋約4500000平方米的巨大區域,因此如果該公園由相鄰地區共同管理,將會是最佳選擇。目前,水庫周圍用地主要用途是政府土地,設有研究中心、大學、研究所等。因此,我們提出了讓土地與水庫進行合作的方案。 例如,研究中心可以將水庫和生態公園變為他們的學習資源,大學可以將生態公園作為校園休閑區的一部分。這些合作將為周邊提供更多機會,并讓水庫和周圍的土地實現互利。
結語
Rama 9水庫的生態公園為生態服務以及將現有水庫重新連接到當地社區提供了絕佳的機會。 除了建設有效的水管理系統和增強生物多樣性外,該生態公園還將成為一個室外實驗室,通過建設漂浮在水上的自然來讓自然去塑造景觀,并為游客提供教育體驗,從而成功地改變生態環境,將水庫變成可以使人類和生態系統都從中受益的娛樂場所。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社會對花卉總需求繼續保持增長
受行業內部和社會外部因素變化的影響,全國花卉產銷形勢正在發生巨變,理念在變、風格在變、模式在變。同時,從鮮切花相關統計數據持續攀升、網購規模愈來愈大等方面來看,社會對花卉產品的總需求保持增長沒有變【詳細】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中央生態公園概念設計方案確定...
12日,經國內景觀、規劃方面多位專家集中評審,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中央生態公園概念設計方案確定。這為臨空區中央生態公園后期深化設計和建設提供藍圖【詳細】
2021年花博會地形圖案初現 部分場館已現雛形
世紀館是本屆花博會重要場館之一,也是永久場館。規劃中的世紀館形似蝶戀花,由東館和西館兩部分組成,東館主要包括多媒體虛擬展示、游客接待中心、VlP接待中心等功能,西館主要包括珍稀植物實體展廳等功能【詳細】
習近平山西考察講話引發熱烈反響
大家紛紛表示,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落到實處,爭取早日蹚出一條轉型發展的新路子【詳細】